電動化+智能化趨勢下,車用PCB產業(yè)的擴容新機遇
- 發(fā)布時間:2022-04-14 09:35:26
- 瀏覽量:620
近幾年來,汽車的發(fā)展趨勢正在發(fā)生快速的變化,總結來看變化方向主要有兩個方面,即電動化和智能化。
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使得汽車PCB市場迎來擴容機遇,同時供應關系重塑和格局重建給大陸PCB廠商帶來全新發(fā)展可能。
電動化+智能化發(fā)展趨勢明確
車用PCB產業(yè)迎來擴容機遇
————
PCB在汽車領域應用廣泛,車用PCB需求將持續(xù)提升。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的底層硬件支撐就是電子化元器件,車用PCB的增量也主要來源于電動化和智能化。
電動化PCB增量主要來源于電控系統(tǒng)和FPC代替?zhèn)鹘y(tǒng)電池線束,電控系統(tǒng)合計整車PCB用量在5-8平米之間,提升單車PCB價值量約2000元;FPC替代動力電池中傳統(tǒng)線束提升PCB單車價值量約600元。
智能化PCB增量主要是ADAS及智能座艙的滲透率提升,預計智能化帶來的PCB增量約為400元。得益于電動化+智能化,據相關機構預計2025年車用PCB需求量將達1233億元,2020-2025年CAGR達24%。
增量機會流向何方?
大陸廠商迎彎道超車機會
————
1、全球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 10.2%,汽車核心部件從內燃機變?yōu)槿娤到y(tǒng)
根據 Marklines 數(shù)據,全球新能源車滲透率從 2015 年的 1%提升至 2021 年的 10.2%,其中 2021 年中國、德國、美國、日本滲透率分別達到 13.7%、26.3%、4.4%、1.2%,可見新能源車替代傳統(tǒng)燃油車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在這樣的變化下,技術的重心也相應發(fā)生了變化,從以往圍繞內燃機展開的技術競爭變更為圍繞三電的技術研發(fā)和資源爭奪,這是電動車帶來的本質變化。
2、智能化倒逼智能模塊增加和 EEA 升級
智能化是利用計算機網絡、大數(shù)據、物聯(lián)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來使得機器在更少的人為指令下滿足更多的人類要求,汽車要完成這樣的功能,需要徹底地改變:一方面,需求增多使得智能硬件數(shù)量增多,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就是具有代表性的智能化模塊;另一方面,智能化要求汽車從傳統(tǒng)的機械式運作向電子化運作演進(電子結構是計算機運算的基礎),而這是需要更智能的電子電氣架構(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Architecture,簡稱 EEA)才能夠支撐的。
當前主流廠商都在積極做以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為代表的智能化軟硬件方案的研究和應用,并且隨著智能硬件的增多,電子電氣架構也在快速迭代,汽車智能化已經勢不可擋,整個汽車產業(yè)鏈都在面臨升級轉型。
電動智能化
帶來車用PCB的全新格局
————
1、行業(yè)壁壘提升。
壁壘之一為技術壁壘:新能源車中高頻PCB、FPC、HDI板需求旺盛,預計未來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不斷提升,高端PCB產品在整個車用PCB領域占比將持續(xù)提升,對車用PCB廠商技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壁壘之二為客戶壁壘:新能源車的電控系統(tǒng)及輔助駕駛系統(tǒng)更關乎行車安全,對車用PCB穩(wěn)定性、安全性要求更高,通過客戶認證更難,客戶壁壘顯著高于傳統(tǒng)汽車領域。
2、競爭格局:大客戶帶來大訂單,國內廠商受益。
隨著汽車電子一體化的提高,PCB供應商需要早期參與到廠商的設計過程,使得PCB供應商與整車廠商聯(lián)系更加緊密。新能源車PCB價值量是傳統(tǒng)汽車的6倍左右,且有如電控系統(tǒng)PCB價值量極大的部件,這意味著綁定大客戶可以獲得更大訂單,一旦獲得核心部件的PCB訂單將帶來巨大的價值量,將更易形成規(guī)模效應。
隨著特斯拉國產化率不斷提升,比亞迪、蔚小理等本土整車品牌崛起,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和市場競爭力與日俱增,也為國內PCB廠商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來源:遂寧康佳電子科技產業(yè)園
轉載意為分享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意為分享交流傳遞信息,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lián)系本站,我們會盡快和您對接處理。